TAG
倪蔣懷96年前除夕沒回家吃年夜飯
- 2025-01-29
- 2025-01-29
- 196 Views
(智慧財產權為網站所有,參考使用時請標示網站名稱:「倪蔣懷美術紀念館」 )
35歲的倪蔣懷,蠟燭燒一整年,除夕當天工作到深夜,隔天上路去寫生旅行。2024年家屬才終於得以從白雪蘭處取回倪蔣懷日記...

1929年臺灣水彩畫會第三回展覽(倪蔣懷出資共辦理十回)/ 紅圈為倪蔣懷作品《雨》1929
左一倪蔣懷、中藍蔭鼎、右陳英聲(尊敬的 倪侯德先生提供原始照片 / 白雪蘭丈夫林宗興翻拍)
白雪蘭對外宣稱「白雪蘭提供照片」等於進入倪氏家裏公然行竊
過去因為倪蔣懷日記被白雪蘭藏匿三十年 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24,臺灣美術界被迫透過白雪蘭的眼/演,看讀她的二手資料,現在全部一手資料網站已公佈 https://www.gch.tw/works/37 。本文摘錄日記(十一)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35 和(十二)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36 的整理,讓讀者快速感受倪蔣懷1929年一整年如何燃燒自己。
日記真相大白之後,大家可看到,事實上白雪蘭剪掉三分之二,並非如她對家屬所述「剪掉二分之一」,舉例二月,1996年版二月份28天只刊登9天。
全年日記公佈之後,讀者更可看清楚,倪蔣懷35歲時蠟燭燒一整年,以及各種煩惱、受氣、受辱、奔走等狀況。以下一整年縮影呈現倪蔣懷努力的過程,原日記一手資料請閱讀 https://www.gch.tw/works/37 。
家屬尚未奪回日記前,只靠三分之一日記拼湊倪蔣懷人生,請看這裏
https://www.gch.tw/about/20 (上)
https://www.gch.tw/about/21 (下)
節錄倪蔣懷日記1929年除夕和初一
* 已:1996年版已刊 未:1996年版未刊 本網站添加星期註記
* | 日期 | 日記正文 | 本網站註解 |
已 | 2月9日 (除夕/星期六) | 十二時半去台北,看川島理一郎展覽會。拜訪陳英聲君。尋找設立研究所地點。 由台北回程,在火車內遇到陳植棋君。 四時去猴硐,因除夕運煤工人不加班,研究人力調度對策。最後一班火車返家。 | 川島理一郎小品展在博物館樓上(臺灣日日新報 1929/02/09)。川島氏此回由法國回日,途中受邀來台,1928/11/27抵達,1929/03/01 回日。 陳英聲住所和尋找設立研究所地點,有地緣關係,結果證實倪蔣懷一開始就打算在附近尋找。 倪蔣懷除夕夜仍工作到最後一班火車才能返家。(臺灣當時一年兩度迎年,日本人不過舊曆年,行政、交通系統不因舊曆年而更動,最後一班火車就是平日夜晚最後一班) |
* | 日期 | 日記正文 | 本網站註解 |
未 | 2月10日 雨 (初一/星期日) | 八時半快車去南部旅行,在車內遇中村保三,從新竹上車有川口氏等三人,一共五人頗為熱鬧。 晚上夜宿潮州廣田館,中村氏說明肌肉保健法,又教體能運動,簡單易實行。 (1996年版這一天被剪掉,因而無法比對2月11日的寫生活動。因為全年被剪掉2/3,無法前後比對的情形貫穿一整年。) | 大年初一至初四去南部繪畫旅行。放假期間,礦坑工人調度都處理好了。 中村保三是石碳業投資人。川口氏可能是武丹坑主任川口乙助。 2月6日甫從新興街36番地搬至港口旁黃東茂樓租屋處,這一天倪蔣懷出門寫生旅行,妻子去公家單位辦理新戶籍登記。 |
舊文重貼
總結倪蔣懷一整年工作繁忙之餘的美術活動,有參觀展覽、幫忙真野紀太郎、野沢如洋辦展、研讀書籍、親自辦展、成立洋畫研究所、戶外寫生、室內畫人物、與石川老師和畫友討論批評畫作、參展,其中,參展是倪蔣懷極力努力的目標。
日本水彩畫會展覽是自1926年首次參展以來的年度重頭戲(日記2月25日、3月12日),倪蔣懷出品四件,入選畫面有白船的《雨》一件,目前這四件有三件出土,在家屬捐贈北美館的清單中。
五月底臺灣水彩畫會展覽,倪蔣懷親自包辦所有行政業務辦展,由石川老師評審,總計參展六十餘件。文獻照片顯示,倪蔣懷出品至少一件《雨》。(日記5月19日、20日、22日、24日、25日、26日)
1929年倪蔣懷在推展和贊助臺灣美術進行的一件大事,就是設立臺灣第一所私人一人獨資籌辦的洋畫研究所,日記6月11日稱「洋畫自由研究所」,一年後報紙報導稱「臺灣繪畫研究所」。
1929年7月1日正式獨資、行政一人包辦開張的洋畫研究所,源頭回推至2月3日(搬家的前三天。此時倪蔣懷一大家子仍居無定所),當天倪蔣懷「受石川老師鼓勵,決心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擬成立美術研究所」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25。2月9日(農曆年南臺灣寫生旅行上路的前一天。當天除夕去台北看展、訪陳英聲、尋屋、去猴硐處理年節人力調度)開始尋找設立研究所地點,2月20日二度尋找研究所場所,3月13日先評比研究生用椅,3月29日終於到房舍 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26 。4月下旬積極接洽師資和準備研究所設立規則 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27 。5月忙於辦理第三回臺灣水彩畫會展及邀約畫友畫模特兒人物畫,較少說明研究所事務 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28 。6月開始在報紙刊登研究所招生訊息,有應募者前來報名 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29 。7月,倪蔣懷的財務出現捉襟見肘狀況,7月下旬馬不停蹄爭取瑞芳一坑分坑的包採機會 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30 。
2月3日 擬成立美術研究所(1996年已刊登)
2月9日 開始尋找設立研究所地點(1996年已刊登)
2月20日 二度尋找研究所場所(1996年已刊登)
3月13日 評比研究所研究生用椅(1996年已刊登)
3月29日 找到蓬萊閣附近房屋作為研究所用,付訂金(1996年已刊登)
4月15日 接洽研究所開設準備事宜,買了石膏像(1996年已刊登)
4月18日 起草「洋畫自由研究所」規則(1996年已刊登)
4月19日 訪石川老師,給他看研究所規則(1996年已刊登)
4月20日 給老師看研究所租屋(1996年已刊登)
4月24日 投稿「藝文社」,研究所設立相關(1996年已刊登)
4月28日 與陳英聲接洽研究所開設事宜,請石川老師修正研究所規則(1996年已刊登)
4月30日 去台北準備研究所開設事宜(1996年已刊登)
5月5日 買研究所用椅(1996年已刊登)
5月6日 付研究所租金(1996年已刊登)
5月23日 訪英聲君,商洽(研究所)事宜(1996年未刊登)。央請英聲君在研究所任教
5月29日 晚上在江山樓慰勞藍君與英聲君(1996年已刊登),必是為開辦洋畫研究所,感謝兩位支援
5月30日 收集鹽月桃甫氏對研究所開設之參考意見(1996年已刊登)
6月9日 拜託石川老師在報紙上刊登募集研究生事宜(1996年已刊登)
6月11日 晚報刊出洋畫自由研究所訊息(1996年已刊登)
6月23日 研究所房東非常頑固,倪蔣懷很憤慨。(1996年已刊登)(可能因房東難溝通,一年到期搬離此處,研究所新址在今天日新國小對面。)
6月29日 研究所開幕在即,準備研究所之設備,向石川老師報告就緒。寄通知給研究所開所應募者(1996年已刊登)
7月1日 買石膏像放在研究所。晚上研究所開業宴在蓬萊閣,出席者有倪蔣懷、石川老師、陳植棋、藍蔭鼎、陳英聲、研究生二名(洪瑞麟與陳德旺),拍紀念相片(1996年已刊登)
7月8日 未到期支票貼現(設立洋畫研究所使倪蔣懷在財務上捉襟見肘)(1996年未刊登)
7月10日 晚上去研究所後,去當鋪付利息及領出一半抵押品。(1996年已刊登)(設立研究所多了一個台北據點,倪蔣懷每過數天就會去研究所一趟)
八月底赤島社第一回展覽,倪蔣懷一樣是辦展者,因為是第一回大規模(結合北部七星畫壇與南部赤陽會)純本土藝術家展覽,必須事先打點總督府內務、文教兩局長,自己則出品三件:《暴風之日》(油繪)、《室內》和《風景》,第三幅《風景》畫金包里(日記8月31日),在家屬捐贈北美館的清單中。
十月份帝展,比起上半年的日本水彩展,更是千鈞重負,倪蔣懷很認真做功課,以四開四張、半開二張(日記9月21日)小試鋒芒,還特別請岡田三郎助、吉村芳松評論,寄望很深,最後落敗。依據日記,這六幅2024年目前僅知其中一幅和臺北水源地相關。
十一月份臺展,水彩畫在畫布上的《裏通》入選,這是倪蔣懷1929下半年以來努力的成果。臺展由官方主導,倪蔣懷省事很多,不需獨立出錢出力。
雖然十一月一整個月的病情讓倪蔣懷處於無生息狀態,畫家尚勉強出外寫生一次(11月5日)、出席臺展、多位畫友遠從台北到基隆黃東茂樓租屋處討論臺展(11月16日),生病中的倪蔣懷對美術的熱情不減。
另外,為了成就人物、人體畫,倪蔣懷從二月起開始尋找模特兒,二月在基隆、三月、四月和五月在台北四處尋找,五月經由江山樓介紹找到鴛鴦,和鴛鴦前後合作超過十次,七月最大的進展是鴛鴦終於答應畫半裸,共畫三回(7月4日、7月11日、7月17日),七月、八月、九月還有阿勸、阿勉、寶琴、阿罔,「在研究所畫阿罔,頭一次畫全裸體」(9月7日)是安排人物、人體畫的最後一次記錄。吾人從日記無從得知,「在研究所畫全裸體」是否從此成為常態,但,從日記可得知,當年臺灣畫家在大稻埕一帶找臺灣人藝妲當盛裝模特兒有可能,要求半裸體需要時間培養、全裸體需要找對人,去萬華遊廓找日本藝妓未見可能性。
以下是日記中尋找模特兒、與模特兒合作的相關註記
2月25日 去藝妲鳳舞家裡(在基隆聖王廟=奠濟宮附近),目的為請對方當模特兒
3月21日 晚上去萬華「新高遊廓」順便找模特兒
4月23日 晚上去萬華找模特兒
4月25日 去萬華拜託人當模特兒,沒人答應。爾後在大正街有人答應當模特兒。(事後證明大正街這名模特兒也沒成功)
5月8日 與藍君在蓬萊閣晚餐,去找模特兒
5月11日 與藍君、英聲君共三人去江山樓拜託介紹模特兒
5月12日 下午在白鴛鴦家畫鴛鴦,色彩、姿態都感覺很不錯
5月15日 十二時半去台北畫鴛鴦。晚上夜宿台北,看裸體模特兒,可是體態不太好。
5月18日 請三天前的裸體模特兒,三人一起畫。晚上叫別的模特兒,可是不合格。
5月20日 基隆博愛醫院開業祝賀會。晚宴中有藝妲,與藝妲另外約定描繪時間。
5月22日 去台北預定畫模特兒,因下西北雨,光線很暗,所以中止。
5月29日 下午預定畫模特兒,模特兒不在。
6月4日 下午與陳植棋畫鴛鴦。
6月13日 去台北,阿勸做模特兒, 與陳植棋一起畫油畫八號一張。
6月15日 去台北,預定畫模特兒,因兩人都不方便,沒有畫。
6月17日 去台北,與植棋、藍君三人去畫鴛鴦,畫了八號油畫一張
6月23日 與植棋君一起去台北畫阿勸(八號人體油繪)
6月25日 下午與植棋君畫鴛鴦
6月28日 下午畫鴛鴦十二號,畫了一半。
7月3日 十時半去台北,畫鴛鴦。
7月4日 下午與植棋畫鴛鴦,她只穿內褲(半裸),覺得感動。
7月11日 下午與植棋畫鴛鴦半裸體。
7月15日 下午預定畫鴛鴦,因植棋來太晚,所以中止。
7月17日 與植棋畫鴛鴦半裸體(八號人體)。
7月20日 去鴛鴦家畫人體,一時半火車返家。
8月1日 下午與英聲君畫阿勉(水彩),還算不錯。
8月3日 下午與英聲君畫阿勉半裸體,稍差。
8月6日 晚餐召請寶琴。回頭一次(5月18日找過,不滿意)碰上很滿意的模特兒,感覺很滿足。
8月9日 下午在研究所與植棋君畫四開水彩,阿罔當模特兒。
8月10日 下午去寶琴家,畫四開一張,寶琴當模特兒,還算不錯。(再次肯定模特兒寶琴,見日記8月6日)
8月12日 中午去台北,因三、四名藝妲今天不太方便,無法畫畫。
8月15日 下午與英聲君畫阿勸,稍有趣、不錯。
8月19日 先去汐止,十二時後與植棋去台北,預定畫藝妲,因非常炎熱而取消。
8月25日 下午與植棋君畫寶琴。
9月7日 下午在研究所畫阿罔,頭一次畫全裸體,用コツクス (cox) 全開紙。
總計1929年ㄧ整年,倪蔣懷日記紀錄創作數量含四開水彩 58 幅,八開水彩 13 幅,半開 7 幅,全開1幅,油畫 15 幅,水彩畫在畫布上 1 幅 (《裡通》) ,Cox 全開 4 幅,素描以及未說明尺寸與媒材 26 幅,共約125 幅(其中3幅畫於12月25日)。這125 幅中,目前出土捐贈給北美館典藏,確定是1929年的作品,只有9幅。這統計數字告訴我們,日記文字記錄有超過115幅作品和2023年出土的遺作清單無從比對,這意謂,倪蔣懷曾經畫過、只留文字記錄的數量龐大,大量畫作去哪裡了?可能因畫家生前贈與他人、戰爭失散、戰後販售,或是草稿未完成被丟棄,甚或因過去30年被錯誤辨識與詮釋,淹沒不得知。這統計數字也讓我們合理推斷,倪蔣懷一生可能畫過 800-1000 幅作品。
倪蔣懷一生左右腦並用,心思放在美術活動的同時,還有另一半心思必須照顧財務養家,從日記點點滴滴看出,日記的主人往往在焦頭爛耳的礦業軌道(例如九月底每兩天去一趟猴硐,西村坑終於簽得包採契約),和自我勉勵的美術軌道中切換,一個命走過兩個命的勞碌。在礦業和美術雙軌人生中,倪蔣懷深信一個法則:唯有努力增加礦業工作機會,他理想中的美術人生路才得以持續,也才能夠繼續扮演創作者、贊助者和「做對社會有益的事」(石川老師的鼓勵,日記2月3日)。
以下整理可看清楚倪蔣懷如何努力積極爭取礦業機會,並總結這一整年的礦業成績。倪蔣懷1929年的經濟來源主要靠:
基隆炭礦:猴硐西村坑第三斜坑¹、崁腳坑
後宮會社:武丹坑、叭嗹港 (5 月起)
整個1929年度,猴硐西村坑、武丹坑、崁腳坑、叭嗹港,四個坑夠忙碌,還有臨時小業務石底二坑(1月10日、3月10日、7月14日)、海山炭礦合股(2月1日、2月4日、12月26日、12月28日)。
即便已經分身乏術、努力增取工作機會、增加財源,還是訴苦自己的窮困(1月23日),希望爭取更多工作機會(1月25日),財物入不敷出「去銀行,拜託未到期支票貼現」(7月8日),兩天後「去當鋪付利息及領出一半抵押品,想起五、六年前的苦境,感慨無限」(7月10日),倪蔣懷深感眼前的業務不足應付養家、銀行貸款(12月13日)、購地建屋(3月2日提出購地申請)、贊助臺灣美術,從年初開始動腦筋動到基隆炭礦所屬的十七坑,分別於1月25日拜託小林寬、5月13日拜託尾家重治,無下文,十七坑案顯然無著落。再者,與西村小次郎² 的簽約內容四腳亭九坑第三斜坑,倪蔣懷嘗試遊說增區的可能性(3月12日、3月14日、4月14日、4月17日),也拜託崁腳坑瀧口氏分坑包採增區之事(3月11日),全部無疾而終。
於是下一步朝瑞芳一坑分坑(後來稱瑞芳二坑,戰後倪氏二代更名為懷山煤礦)努力,從日記前後串連可看出倪蔣懷投入的勞力和心力。
6月11日「去台北,買鑽石戒指要送給主任。四時火車去猴硐」,送禮對象是猴硐三區主任
7月21日 取得第一分坑包採單價(第一坑的分坑就是瑞芳二坑)
7月23日 顏國年「口試」炭礦發展策略,通過
7月23日 立即上台北打通後宮信太郎
7月28日 與後宮會社支配人(經理)脇坂末松氏溝通細目
7月30日 拜託瑞芳政要橫山虎次介紹金瓜石霸主田中清
7月31日 和田中清搏感情
12月14日 顏國年答應焿子寮土地租金降價
包採瑞芳一坑分坑,也就是後來的瑞芳二坑,1934年才確定。(《帝國商工錄》昭和九年版、臺灣新民報1939年9月23日日刊第5版)1934年底,倪蔣懷終於得以遷入第一棟自己的房舍³,在這棟基隆田寮河岸雙葉町的自宅,倪蔣懷度過人生最後八年四個月。
另外,1928年8月21日簽約管理的四腳亭九坑第三斜坑,在猴硐,也就是倪蔣懷筆下的西村坑⁴,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期間引用山田闡一提倡的煤炭水洗、水選方法,得以提供優質煤礦販售,九月下旬更是咬緊牙關,每兩天去一趟猴硐、武丹坑,密集頻繁投入猴硐,終於在9月30日取得西村坑包採契約,從管理晉升為更穩定的包採。契約確定後,倪蔣懷病垮了,10月份先小病一場,未根治,11月份兵敗如山倒,重病20天。
「倪蔣懷和疾病」成了認識倪蔣懷一生的重要課題。
倪蔣懷積極爭取礦業機會的態度,和積極追求美術理想⁵,等量齊觀,每日活在美術和礦業雙軌上,左右腦並用,1929年35歲時就已經是十足的斜槓青年,說他擁有礦業和美術兩個專業當不為過。他深信唯有努力增加礦業工作機會,理想中的美術人生路才得以持續。
¹ 參閱 https://www.gch.tw/works/6 是《猴硐三區煤礦》,不是《猴硐瑞三》。猴硐西村坑是800號石炭礦區九坑,位置在猴硐火車站北邊約半哩處。猴硐在基隆炭礦的組織下屬於三區,有數個坑,設有基隆炭礦事務所。見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臺北石炭支部:《臺灣炭礦誌》1925,頁125-155,以及《臺灣官民職員錄》,臺灣文官武官民間職員錄發行所,臺北1929,頁112。
² 參閱 https://www.gch.tw/works/6 是《猴硐三區煤礦》,不是《猴硐瑞三》。
³ 見 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17 《倪蔣懷非富紳,卻心懷大志》。
⁴ 參考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臺北石炭支部:《臺灣炭礦誌》1925,頁139:九坑位於猴硐車站北方半哩處,也請參閱 https://www.gch.tw/works/6 是《猴硐三區煤礦》,不是《猴硐瑞三》。
⁵ 倪蔣懷的積極,遺傳給二代,三代家屬從小受薰陶,家族以外無法體會。最能代表基隆、響亮著名的三幅林開郡樓基隆港右下角,倪蔣懷簽署1931年3月,意謂倪蔣懷於1931年初入住林開郡樓。為美術汲汲營營的倪蔣懷不可能1929年遷入(何況1929年林開郡樓尚未建造),等兩年才爬到屋頂上作畫,絕對不可能。奈何日記(2月6日)被白雪蘭隱匿30年,家屬長年只能從外部探找線索,前後花了整整10年才解開這個大誤。現在真相大白,1929年倪蔣懷遷入隔壁黃東茂樓,《內海》為黃東茂樓的產出,見 https://www.gch.tw/publications/32。